第一题
(多选) 1902年奥地利科学家发明了廉价、清洁、方便和耐用的塑料袋,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,被誉为科技界的“白色革命”。在2002年塑料袋“百岁诞辰”之时,它因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而被环保组织评为“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”。现今,“远离塑料袋”、“禁用塑料袋”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。从“白色革命”到“白色污染”,塑料袋的命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
A.认识与实践始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
B.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的、历史的
C.认识指导实践所产生的结果总是不可预期的
D.认识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实现总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
1. 答案解析
【答案】BD
【解析】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、认识和实践的矛盾。从客观方面来看,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;从主观方面看,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。客观和主观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,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、地点、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,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。BD正确。认识与实践的矛盾并不是不可克服的,只是认识具有反复性,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、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。A错误。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,端正实践的方向,C错误。
第二题
(多选)砒霜,即三氧化二砷,毒性很强,进入人体后能破坏某些细胞呼吸酶,使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。人们谈到砒霜第一反应基本上都是毒药,电影、电视剧中也有大量砒霜作为致命毒药使用的场景,然而我国医生发现三氧化二坤可以治疗白血病,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(APL)患者效果最好。这表明
A.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
B.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
C.熟知不等于真知,科学认识归根到底只能来源于理性认识
D.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
2. 答案解析
【答案】ABD
【解析】C错误,科学认识归根到底只能来源于实践。ABD正确且符合题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