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中英《南京条约》签订后,美、法趁火打劫,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
A.《虎门条约》
B.《望厦条约》
C.《黄埔条约》
D.《天津条约》
1. 【答案】BC
【考点】资本-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
【难度】较难题(0.449)
【正解分析】近代以来,资本-帝国主义在取得对中国侵略战争的胜利,或通过施压、讹诈使中国统治者屈服之后,为了维护和攫取大量的权益,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。鸦片战争后,中英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《南京条约》。美国、法国等趁火打劫,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,1844年7月签订中美《望厦条约》,10月签订了中法《黄埔条约》。BC正确。
【错解分析】《虎门条约》是中英两国于1843年10月签订的。A错误。《天津条约》签订于1858年,它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,英、法、俄、美强迫清政府在天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。D与题意不符。
2. 1840年,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,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。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,这是因为,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
A.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
B.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
C.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
D.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
2. 【答案】AC
【考点】资本-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
【难度】较易题
【正解分析】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,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。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。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,中国逐步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。正因为如此,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。AC正确。
【错解分析】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,清朝康熙、雍正、乾隆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,但同时也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,潜伏着许多危机,而且闭关自守,故步自封。到了鸦片战争前夜,它已经衰相尽显,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。B错在“开始落后”。鸦片战争后,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,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。建国初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,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才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。D错误。
3.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,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。其中,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,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最主要的矛盾是
A.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
B.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
C.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
D.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
3. 【答案】D
【考点】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
【难度】较易题(0.690)
【正解分析】鸦片战争以后,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。由于资本-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、阶级关系深刻变动等原因,中国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。在诸多社会矛盾中,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,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,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。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,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这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,而其中最主要的矛盾,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。D正确。
【错解分析】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,也包含A、B、C,但它们都不是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社会矛盾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,是1953年至1956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。A错误。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,是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。B错误。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,但不是最主要的矛盾。C错误。
4.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、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、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。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,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,必须首先
A.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
B.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
C.改变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
D.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
4. 【答案】D
【考点】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
【难度】容易题
【正解分析】鸦片战争之前,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。1840年,英国发动侵华战争,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。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,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,中国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。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,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的状况,包括中华民族与资本-帝国主义的矛盾,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,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,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,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,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。在这些社会矛盾中,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有两个,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,二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。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,决定了中国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,就必须彻底反帝反封建,推翻帝国主义、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。近代中国不少人也提出过诸如实业救国、教育救国、科学救国等主张,但都没有成功。因此,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,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。只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,才有可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、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两个任务紧密联系而又互相区别。因此,正确答案是D。
【错解分析】A、C选项属于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举措,B选项只涉及反封建,没有反帝内容。
5. 近代中国,一些爱国人士提出过工业救国、教育救国、科技救国等主张,并为此进行过努力,但这些主张并不能从根本上给濒临死亡的中国指明正确的出路,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
A.中国已经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中
B.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
C.资本主义制度已过时
D.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国家
5. 【答案】B
【考点】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;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
【难度】容易题(0.807)
【正解分析】近代以来,一些爱国人士提出过工业救国、教育救国、科学救国等主张,并为此进行过努力。虽然这些主张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,但是,在民族不独立、国家不统一、人民无权利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,这些主张并不能从根本上给濒临危亡的中国指明正确的出路。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,帝国主义列强决不会自动放弃在中国攫取的特权,封建主义势力也决不肯自动放弃自己控制的政权,所以,以改良的方式是不可能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的。只有通过革命,争得民族独立、人民解放以后,中国人民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,逐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,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,从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B正确。
【错解分析】AD是近代中国的客观情况,但不符合题意。C本身错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