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航考研

主页 > 考研政治 > 近现代史纲要 >

考研政治史纲备考:反对外国侵略斗争题型练习及解析汇总

1.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,中国不可能在独立的基础上与外国发生经济往来。资本-帝国主义列强同中国发生经济关系,不是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,而是为了控制中国的经济。列强控制中国经济的方式有

A.在中国设立出版机构宣传西学

B.在中国设立银行

C.控制中国的关税和盐税

D.控制中国的交通运输业

1. 【答案】BCD

【考点】资本-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

【难度】容易题(0.725)

【正解分析】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的银行,是它们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枢纽。B正确。中国政府举借外债,主要是以关税和盐税为担保的。这两项收入,是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。清政府的这两项税收每年约4000万至5000万两,大部分用于偿付外债,自己只能得到一点“关余”、“盐余”。帝国主义列强直接控制了这两项税收,就等于扼住了中国财政的咽喉。C正确。帝国主义列强还控制了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业。中国境内的铁路绝大部分由外国资本经营。D正确。

【错解分析】在近代,资本-帝国主义列强的确在中国设立了许多出版机构,在宣传西学的同时,也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,为资本-帝国主义的侵略制造舆论。这是资本-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方式,不属于经济侵略的范畴。A错误。
 

2. 甲午,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含义,在我国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含义。1894年7月,日本发动甲午战争,清朝在战争中战败。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

A.台湾被日本侵占

B.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

C.中国海关的行政权落入外国人手中

D.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

2. 【答案】ABD

【考点】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

【难度】较难题(0.469)

【正解分析】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,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《马关条约》,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。其后,台湾被日本侵占。A正确。鸦片战争以后,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,但还只是少数人有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;中日甲午战争以后,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,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。B正确。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图谋,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。德、俄、英、法、日等国于1898年至1899年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,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。D正确。

【错解分析】海关行政权是国家拥有独立海关主权的重要标志之一。1859年江海关英籍税务监督李泰国(1832-1898)被委派为总税务司,负责募用外国人在各口岸任税务司,从此,外籍税务司管理中国海关便成为制度了。1861年起,广州副税务司英人赫德任总税务司(初为代理),一直管理中国海关近半个世纪。C错误。
 

3.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,是要瓜分中国、灭亡中国。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后,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,这集中表现在

A.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

B.设立完全由外国人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

C.外国资本在中国近代工业中争夺垄断地位

D.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

3. 【答案】A

【考点】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

【难度】较易题(0.540)

【正解分析】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。中日《马关条约》规定把台湾、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,这大大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,并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。其后,帝国主义列强便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,这集中表现在德、俄、英、法、日等国在1898年至1899年间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。1898年,德国强租胶州湾,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。沙俄强租辽东半岛的旅顺口、大连湾及其附近海面,以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。英国强租山东的威海卫和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200多个岛屿(“新界”)。1899年,法国强租广东的广州湾及其附近水面,把广东、广西、云南作为其势力范围。日本也声明把福建作为其势力范围。A正确。

【错解分析】外国殖民者早在1845年就开始在中国设立租界。B只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、瓜分中国的表现之一,且与题干关键词“甲午战争后”、“瓜分中国狂潮的集中表现”不相符合。1895年以后,由于《马关条约》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,外国资本家争先恐后地涌向中国投资。外资企业资本雄厚、规模大、技术先进,中国的民族资本家经营的企业无力与之竞争。在中国近代工业中,外国资本很快形成了垄断地位。C不是瓜分中国的内容,不符题意。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,使中国陷入“边疆危机”,发生于在19世纪70至80年代(早于甲午战争)。比如,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,从缅甸入侵云南;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;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等。D错误。
 

4. 19世纪40年代以后,资本-帝国主义势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,妄图瓜分中国、灭亡中国。但是,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他们的这一图谋,其根本原因是

A.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

B.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

C.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

D.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

4. 【答案】D

【考点】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;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

【难度】容易题(0.932)

【正解分析】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,是要瓜分中国、灭亡中国。然而,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没有实现。其最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。D正确。

【错解分析】文化本身并不导致冲突和战争。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,这是事实。但是并不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原因,也不是帝国主义是否能独占中国、瓜分中国的原因。A错误。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,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显著特征,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,正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造成的结果。B错误。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,是帝国主义之所以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一个重要原因,但不是根本原因。C错误。
 

5. 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,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。但历次的反侵略战争,都是以中国失败、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结束的。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,其根本原因是

A.军事战略错误

B.社会制度腐败

C.经济技术落后

D.思想观念保守

5. 【答案】B

【考点】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

【难度】容易题(0.856)

【正解分析】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,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,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。但是,历次的反侵略战争,都是以中国失败、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。其原因,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,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。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,阻碍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抵抗,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。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,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。B正确。

【错解分析】ACD都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,但不是根本原因。本题考查的是教材原文。

上一篇:考研政治史纲备考:近代史纲要题型练习及解析汇总

下一篇:考研政治史纲备考: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题型练习及解析汇总

相关推荐

考研政治史纲备考:开天辟地的大事记题 考研政治史纲备考: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考研政治史纲备考: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考研政治史纲备考:反对外国侵略斗争题